蚂蚁社保:职场新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职场新人,工作内容每天都非常繁杂,待处理事项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又会有
新的项目,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效率和心态稳定呢?
日常该怎么处理繁杂的工作呢?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的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时间“四象限”法,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
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如果把要做的事情按照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的排列组合分成四个象限,这四个象限的划分有利于我们对时间进行深刻的认识及有效的管理。

- 第一象限
这个象限包含的是一些紧急而重要的事情,这一类的事情具有时间的紧迫性和影响的重要性,无法回避也不能拖延,必须首先处理优先解决。它表现为重大项目的谈判,重要的会议工作等。
- 第二象限
这二象限不同于第一象限,这一象限的事件不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但是,它具有重大的影响,对于个人或者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周围环境的建立维护,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未雨绸缪是对第二象限事件管理的形象描述。生活工作中好多重要的工作,都需要在事件出现之前做好准备,这就是制定计划的原因。
制定计划的目的是把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按部就班地高效完成。因此要学会怎么样制定计划,怎么样做准备。计划、准备、学习、培训等事情都是重要的预防或者是重要的储备工作。
- 第三象限
第三象限包含的事件是那些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这些事情很紧急但并不重要,因此这一象限的事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很多人认识上有误区,认为紧急的事情都显得重要,实际上,像无谓的电话、附和别人期望的事、打麻将三缺一等事件都并不重要。这些不重要的事件往往因为它紧急,就会占据人们的很多宝贵时间。
- 第四象限
第四象限的事件大多是些琐碎的杂事,没有时间的紧迫性,没有任何的重要性,这种事件与时间的结合纯粹是在扼杀时间,是在浪费生命。
发呆、上网、闲聊、游逛,这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的生活方式。
究竟该如何处理四个象限中的事务?
按处理顺序划分:先是既紧急又重要的,接着是重要但不紧急的,再到紧急但不重要的,最后才是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四象限”法的关键在于第二和第三类的顺序问题,必须非常小心区分。另外,也要注意划分好第一和第三类事,都是紧急的,分别就在于前者能带来价值,实现某种重要目标,而后者不能。
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往往有机会去很好地计划和完成一件事。但常常却又没有及时地去做,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工作质量的下降。因此,应把主要的精力有重点地放在重要但不紧急这个“象限”的事务上是必要的。

你VS大佬
高效能人士的时间安排是,把65%-80%的时间安排在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由于他们把大部分工作都提前统筹和规划好了,其余象限的工作自然而然就减少了。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包括问题的发掘与预防、持续学习、关于团队的建设、真正有效的授权、确定自己的个人使命、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使命等。
1、第一象限:立即去做
重要且紧急,立即去做,类似于孩子填报志愿、处理媒体对公司的负面报道等等,无可否认,肯定是第一优先级进行处理,否则后果非常严重,不过在立即去做的同时得思考真的有那么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吗。我们工作中的主要压力和生活的主要压力就是来自于第一象限的任务,但第一象限中80%的任务都是来自于第二象限中没有被很好处理的事务。
2、第二象限:有计划的去做
重要但不紧急,有计划的去做。比如编写下个季度的工作计划、指定家庭投资理财策略。这些事情虽然看起来不紧急,但如果不处理的话随时都会发展成为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情。对于这类事情,也要制定一份时间计划表,持续推进,避免进入第一象限。
3、第三象限:交给别人去做
不重要但紧急,比如客户的求救电话,临时电话会议,这个部分的精力开销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能认为紧急的就是重要的,需要评估这件事情相对于手头其他事情的重要程度再做决定。
大部分人发现时间不够的主要原因是将太多不属于自己的工作揽在自己身上。比如一个同事遇到一个麻烦,然后跑过来跟你抱怨,原本这个事情是在你同事身上,结果你开始关切的听他讲述,然后这个问题果然很麻烦,你没法直接给出答复,你就说“这个问题确实复杂,你需要仔细想想”,结果原本在你同事的事情就变成了你的事情,你同事就变成监督者,时不时都有可能会问你思考的怎么样。
虽然你可能会说你只是好心,但我们应该避免这种情况,这种事情越来越多,最后你可以光顾着做别人的事情,没时间做自己的工作。

另一方面,与在团队协作时不要让工作进度停留在自己身上。当你手上碰到的事情需要其他同事协助处理时,就需要在知道事情时尽早将事情转交给其他同事,你只是负责跟进进度,而不是一直将事项放在自己这边,等到最后时刻才想起转交给同事。
4、第四象限:尽量别去做
不重要而且不紧急,比如看无聊的电视节目、刷手机等。这个象限的事情用来当做前三个象限的调剂还差不多,可以通过做一些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身体,但如果一直沉迷于第四象限,那我们的产出就会打折扣,就是在浪费生命。比如,当身心疲惫的时候,约上几个哥们一起吃饭喝酒,这叫劳逸结合,但如果每天都这么做,那就是不务正业了。